薛怀(1717—1804),字小凤,号竹君,晚号竹居老人,清中期淮安著名书画家,江苏桃源(今宿迁市泗阳县)人氏。其舅为清代著名书画家、“扬州八怪之一”的边寿民。薛怀自幼在淮安随边寿民学画,故耳濡目染,得其真传,亦以芦雁驰名,又善画宜兴茶器。卒年八十七。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其《芦雁图轴》,集中体现了他的书画艺术,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。
薛怀的绘画水平很高,在清代花鸟画中具有重要位置。他的枯墨小品,疏脱闲雅,别有风味。他是将宜兴茶器入画的第一人,推动了宜兴茶器向高雅艺术转变。据传世书画看,薛司所画宜兴茶器,皆阴阳相背,十分朗豁,极似现代素描画,深受人们喜爱。
清代花鸟画名家薛怀《芦雁图》
这幅《芦雁图》轴,纵120厘米,横92厘米,纸本,设色水墨画。上写河滩之上,水低沙平,芦花飘雪。芦苇沼泽上的五只芦雁,或曲颈理羽,或俯首觅食,或缩首酣睡,或俯仰唼咂,或引颈远望。此时,滩头上空有一只高声啼叫的芦雁,已双足伸出,即将落地。顿时,芦苇沼泽上的芦雁纷纷秋风振翮,弄吭明月,使寂静的河滩雁声嘹亮,划破夜空,突现生机。这正是“画雁分别见雁鸣,缣湘飒飒荻芦声,笔头何限秋风冷,尽是关山离别情。”此图虽只写芦雁六只,但宿鸣飞食,各尽形态,无一雷同,而又无一不真,充分说明了作者对芦雁的习性了如指掌,观察细微。故所写芦雁,得心应手,神采奕奕,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。
图中所写的六只芦雁中,有五只灰雁,一只白雁。灰雁是采取写意画法,虚实相生,层次分明,达到了粗豪苍浑,生动洒脱的效果。在用墨上,其雁首、雁翅用浓墨,雁背用淡墨,淡黑处再以浓墨点染,表现出雁翎斑斓,韵味十足。雁羽,是用墨留白,再以淡赭色疏渲。雁咀和雁足,点以赭红,虽说是写意画,但工写结合,描写细腻。白雁是采取双钩白描的技法,枯笔渴墨,秀润华滋,虽寥寥数笔,却写出了白雁之风骨神韵,线条苍劲有力,可谓惜墨如金。图上的芦苇,是用墨竹法写之,虽只写芦苇二丛,但疏而苍劲,随风摇曳,不但使人感到秋风之劲,也仿佛听到芦苇所发出的飒飒之声。图中虽没有一笔写水,却有水势浩瀚,一望无际之感。最后,全图以赭色润色,亦增强了秋色萧瑟的气氛。
图上左、右上方分别有作者题款和落款,左上方所题为六言诗四句,赞美了芦雁“振翮秋风、弄吭明月”的自由生活,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。其诗曰:“振翮秋风碧落,弄吭明月菰芦,不似笼中鷂鶩,由人握粟相呼。”下为“写为旭翁学长先生鉴”,落款为“竹居弟薛怀”,下钤“小凤”、“竹居”方形篆印。右上落款是“丙辰六月下澣二日”,下钤“时年七十有九”白文方印。
据考证,有清一代,一共有康熙十五年(1676)、乾隆元年(1736)、嘉庆元年(1796)、咸丰六年(1856)四个丙辰年,但只有嘉庆元年和薛怀的生平经历符合。因此,此“丙辰六月”即嘉庆元年(1796)六月,时年薛怀已七十九岁,故画风老辣,笔力苍劲,表现了“三三两两傍芦花,风动长江月净沙”的美丽景色。
日前,浙江花鸟画名家邵斌赴北京参加“2015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”,和来自全国的知名书画家同台交流、竞技。经评委会严格评审,邵斌……
2017年1月2日,泼墨中华情书画联欢晚会组委会、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邀请花鸟画名家邵斌参加《2017年春节书画联欢晚会》……
第四届全球会长论坛第二次主席团会议成功召开,著名画家邵斌应邀出席,现场接受CCTV等媒体采访并即兴创作国画。在此次文化交流盛会中,……
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友好交往,11月22日,富阳区首届“蓝立方”国际艺术节于公望美术馆开幕。花鸟画名家……
5月17日,在全球有识人士为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圆满成功而欢欣鼓舞之际,北京红旗飘飘丰碑颂书画院杭州分院以何斌院长为领队的一行八名……
Copyright © 2017-2025 www.shaobinxieyi.com(国际域名证书) 邵斌写意 版权所有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:浙ICP备17032910号-1
通讯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秋北路220号戴家墩小区 邮编:311499 百度统计
站点关键词:花鸟画名家、国画写意花鸟画图片大全、水墨花鸟画